華信能源:連續4次入選世界五百強,卻因負債1300億破產
- 编辑:掌上觀文網 - 67華信能源:連續4次入選世界五百強,卻因負債1300億破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可以說是我國的創業大潮流時期,不少人想要大顯身手做出一番事業,在改革開放的政策鼓勵下,中國的企業數量越來越多,也側麵證實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

美國在各個行業領域中都屬於世界前列,全球五百強企業入選公司最多的國家也是美國。2020是一個轉折點,我國麵對疫情臨危不懼,以極快的速度渡過危機,企業也盡快進入恢複階段,之後成功超越美國,還成為五百強入選公司最多的國家。
不過有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入選全球五百強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國有企業,私有企業的數量不到一半。
事實上,不管是什麽行業的公司,進入五百強都是極其困難的事情。有數據顯示,五百強企業的最低門檻便是公司的年營業額最少達到1639億,進入這個榜單的企業都是各個行業中的翹楚。
時至今日,很多中國本土企業都沒有進入世界百強行列,即使在我國非常著名,但依然不夠資格。

進入百強行列的民營企業占比較小,而偏偏就有這樣一個大家不熟悉的企業竟然連續四次入圍世界百強企業,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民營公司便是中國華信能源。
當華信毫無征兆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大家才注意到集團的創辦人的經曆。葉簡明,與其他知名企業家相比,本人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上都無比低調。
大家查閱了資料之後才了解到,2014年華信第一次入圍全球五百強時,創辦人葉簡明年齡僅僅37歲。為何年紀這麽小的他,能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讓自己創辦的企業躋身百強行列呢?
其實外界關於葉簡明的資料並不了解,華信內部員工眼中的老總是一個知識淵博且酷愛讀書的人。

據資料顯示,葉簡明人生中第一筆資金是依靠做木材生意才賺到的,此後葉簡明一路順風順水,逐步將事業做大,後來踏足了能源行業。
除此之外,葉簡明在2002年時創立多家公司,之後兩年以後合並為一家公司,名為聚力集團,主要的業務往來便是製造木業產品以及消防器材等,那時候的葉簡明尚未踏足能源行業。
之後葉簡明逐步了解到能源行業的前瞻性,認為之後的市場能源行業非常吃香。
但那時候一個企業想要拿到石油能源資格證並不容易,且在中國那麽多石油公司中,能夠長久存活下來,並且公司保持良性發展的大部分都是國有控股集團。所以當葉簡明表示自己想要建立一家能源公司時,很多人並不看好。

葉簡明也知道自己的想法,在當時的形勢中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天方夜譚,所以他一開始就沒有將自己的目光投向國內,反而轉向國外。跟著一帶一路的政策,華信開始了大肆收購的模式。
先後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多個國家收購了不少石油資源,並且在專業人士的建議下,成功建立石油資源的專業體係。還在歐洲創建了一萬個以上的加油站,規模相當大。
葉簡明也不隻是在歐洲發展業務,還在國內的青島以及珠海等地建立了石油儲備基地。
就這樣,在葉簡明的努力下,一步一步將一個完整的石油產業鏈建立起來,也幫助華信成功躋身國內石油大公司的行列,規模最大的時候甚至達到中海油大小的三分之二。而建立起如此龐大的產業鏈需要龐大的資產,華信如何得來的資金呢?

葉簡明在捷克金融集團取得控股權,之後便對那些盛產石油的國家開發了石油還貸款的獨特業務,然後拿著石油再不斷進行新的融資,所以華信在國內眾多金融機構中都取得了信托,還設立了各種大型的公司以及金融機構,如此一來,資金問題得到了解決。
但人們要明白的是,不論是哪個公司,取得的成就都不是一朝一夕便達成的,華信以其過快的發展速度聞名中外,但背後同樣暗藏危機。
此後甚至要收購俄羅斯石油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就在這時候暴露出來負債太多的問題。華信大部分資金都是貸款而來,雖然收入相當高,也四次入選世界百強,但最後卻負債高達1300多億。
最後一度成為商業神話的華信還是以破產告終,葉簡明也被迫賣房用來償還債務,讓人唏噓不已。